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胆道出血 > 临床体现 > 既能解除胆道梗阻,还能持续杀伤肿瘤湖

既能解除胆道梗阻,还能持续杀伤肿瘤湖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在纤细的导丝的牵引下,一枚载有碘放射性粒子的自膨式胆道支架,被医生巧妙置入胆管癌患者的胆总管内。仅半小时后,原本梗阻的胆管逐渐恢复了畅通,装载在支架中的碘放射性粒子还将持续发射低能量射线,精准杀伤肿瘤组织。7月7日,湖北首例自膨式可载粒子胆道支架置入手医院(医院)介入科成功实施。

86岁的患者李婆婆近期因出现黄疸、乏力等症状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她是胆管癌引发的梗阻性黄疸。

该院介入科主任胡红耀教授介绍,恶性胆道梗阻病因复杂,常见为胆管细胞癌、胆囊癌等。该病发病隐匿,常无典型症状,患者就诊时多已至中晚期。以往的治疗手段中,外科根治性切除为唯一方式,但李婆婆因高龄并有高血压、肺气肿等基础疾病,根本无法耐受外科手术。

为了先行缓解梗阻性黄疸,达到减黄、改善肝功能、控制感染的目的,胡红耀教授带领团队首先为患者进行了常规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这一术式能暂时明显缓解症状,但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带着引流管、引流袋生活,将给患者造成诸多不便,大幅降低生活质量。

胡红耀教授带领团队对病情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判:既要解除胆道梗阻这一表面症状,更重要的是设法彻底根除胆管癌这一病根。要达到这两个目的,由中国科学院滕皋军院士团队研发的“自膨式可载粒子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技术,恰好能大显身手。

据悉,碘放射性粒子植入是目前临床上常用于肿瘤的一种内放射治疗,它是将微型放射源(粒子)植入到肿瘤区域,通过粒子发出持续低能量的γ射线杀伤肿瘤组织,对正常组织影响较小。

近年来,自膨式可载粒子胆道支架技术经过循证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已充分验证其安全性及疗效性,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idhhm.com/lctx/16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