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道出血 > 患病影响 > 山西白求恩医院多学科合作成功为嗜铬细胞瘤
山西白求恩医院多学科合作成功为嗜铬细胞瘤
10月16日,医院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利用“双镜”联合技术(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为一位82岁高龄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此次手术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患者体内存在的异位嗜铬细胞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明显不适症状,顺利出院。患者为男性,4个月前因高热、腹痛、黄疸等症状就诊于我院,诊断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及感染性休克。当时,消化内科柴宝主任在急诊为患者施行了内镜下胆总管支架置入术,成功解决了胆道梗阻问题并控制了感染。然而,患者的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问题依然存在,为此他再次入院寻求彻底治疗。更为复杂的是,患者4年前被诊断出患有嗜铬细胞瘤,这是一种相对罕见但具有潜在危险性的肿瘤。由于患者的嗜铬细胞瘤的位置特殊且体积较大(约5.0*2.8cm),位于腹膜后腹主动脉右侧,医院均建议保守治疗。嗜铬细胞瘤最常见的表现是常规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且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给手术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针对患者的复杂病情,医院常驻专家、消化内科田德安主任与柴宝主任在详细了解病情后,立即组织多科室协作会诊(MDT)。经过麻醉科、胆胰外科、泌尿外科、心内科、内分泌科、ICU和杂交手术室等多个科室的充分讨论,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全身麻醉下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术。这一双镜联合微创治疗方案旨在通过一次麻醉,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患者的两大问题。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手术在医院的杂交手术室顺利进行。麻醉科主任王晓鹏精心制定了麻醉方案,并术中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及有创动脉压监测,严密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胆胰外科医生首先为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成功摘除了胆囊。随后,消化科胆胰介入团队进行了内镜下胆总管结石取出手术,成功取出了多发的胆总管结石,并留置了鼻胆管。在胆胰外科和消化内科医生的通力配合下,手术圆满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并顺利出院。此次手术医院多学科协作的强大实力,也为类似复杂病例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由胆囊结石落入胆总管造成,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往往合并胆囊结石,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胆总管梗阻甚至伴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上称之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严重的会导致休克和意识障碍,疾病死亡率随着治疗的延误而上升,如诊治不及时,甚至有猝死的危险。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内外科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双镜”联合,将胆总管结石与胆囊结石一起解决。该治疗方式具有省时省费、创伤小、并发症少、身体恢复快等优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