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道出血 > 临床体现 > 介入治疗让急性出血不再可怕
介入治疗让急性出血不再可怕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即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的过程。常见的病因以呼吸系统为主,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癌、肺炎、肺部转移性肿瘤、尘肺等,还可有循环系统疾病、外伤、全身出血性倾向性疾病和其他少见的异常疾病。如不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引起血块阻塞气管引发病人的窒息,甚至引发失血性休克、肺部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危及生命。
目前,治疗咯血的方法除了内科用药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外,在DSA引导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介入治疗是近些年来的新技术,该技术创伤小,止血效果快且有效,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并且不损伤周围的正常组织。在大腿根部进行股动脉穿刺,借助血管减影技术,只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能栓塞支气管动脉起到止血效果,减轻大咯血病人的痛苦。
1月17、18日,医院放射科先后成功为呼吸内科患者李某和神经内科患者胡某完成了急诊大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解决了临床的棘手问题,患者术后出血症状消失。
李某术前
李某术后
胡某术前
胡某术后
很多临床大夫及患者对急诊出血感到畏惧,伴随出血的各类问题及并发症一直都是临床工作的难题。通过介入血管腔内栓塞治疗广泛应用于内科的咯血、呕血、消化道出血,外科的肝癌破裂出血、实质性脏器破裂、胆道出血,产科的异位妊娠、瘢痕妊娠、产后大出血等,均有明确的临床经验及论文报道。
医院开展的急诊出血疾病微创治疗是一种成熟的手术,为临床及急诊出血病人解决了后顾之忧,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