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道出血 > 预防治疗 > 预防跌倒坠床,这样做就对了
预防跌倒坠床,这样做就对了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住院患者日益增多,跌倒坠床成了较为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一旦发生跌倒坠床,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会导致医疗纠纷。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万老年人发生万次跌倒,直接医疗费用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社会代价为(~)亿元人民币。因此,积极采取保护性干预措施刻不容缓。下面,让我们共同学习如何预防跌倒坠床吧!
1建立评分制度,筛选高危患者。
通过对住院患者实施危险因子的评估,能有效减少跌倒坠床预防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如MORSE评分=45分,则为高危患者,由责任护士落实相应护理措施,纳入科室高风险患者监测范畴,每周定期评估。
2
加强健康宣教,增强防护意识。
(1)、24H陪护: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死急性期等患者,遵医嘱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对于跌倒坠床高危患者要求家属24H陪护,告知患者及家属谨防跌倒坠床的重要性。
(2)、合理用药:药物治疗会增加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如降压药、利尿剂、血管扩张药、抗心律失常药均可引起患者头痛、头晕、血压下降等,告知患者及家属正确服药、药物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用药后应卧床1小时,下床、入厕及活动时有家属陪同。
(3)、日常活动:对于血压高,有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老年患者,加强日常活动指导,动作宜从容轻缓,告知其起床“三部曲”,即起床前躺30S,坐30S,站30S。不宜大幅度动作,猛转身扭头、屏气等,防止发生意外。
(4)、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的心理主要表现为孤独、悲观、焦虑,思想上不愿给家人及护士带来麻烦,高估自己的能力,忽视医护人员的告知。应指导患者调整心态,量力而行。
3改善住院环境,设置警示标识。
保持病房光线适宜,物品摆放有序,地面平坦干燥无水迹,走廊不对方杂物,卫生间采用坐式便器,设有扶手、呼叫铃,有防滑措施等。床头设置谨防跌倒坠床黄色标识,班班交接,提醒患者注意自身安全。
4做好预见性护理
对于清晨、傍晚、夜晚这三个易发生跌倒坠床的时间段,护士应有的放矢地重点巡视;对于新入院、跌倒坠床高危患者加强巡视,协助其打饭、洗脸、上厕所等基础护理。
5建立应急流程
护理部统一制定跌倒坠床应急预案流程,全员培训考核,不断强化护士安全意识,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6实施分层管理模式,落实风险管理制度。
采取护士长→指控护士→责任护士三级分层管理模式。责任护士全面收集患者资料,评估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认真落实相关护理措施。指控组长对责任护士进行检查督导,护士长进行全面控制与质量管理。
7实施非惩戒性管理制度,鼓励护士上报不良事件。
非惩戒性管理制度可缓解护士对发生跌倒坠床后的心理压力,提高护士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有助于增强护士责任心,改变其实践行为。
(编者:医院)
参考文献:
1.尹青,艾丽珍.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32(13):-
2.杨晓容.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预防老年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10(22):56-57
3.王筑萍.风险管理在内分泌代谢病房老年患者防范跌倒坠床的应用[J].护理研究,,10(15):
4.洪熙.老年综合评估对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的影响[J].云南医药,,36(5):-
5.马庆元.提高安全认知对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的干预效果[J].医疗纠纷防范,,31(30):-
精彩内容推荐:
改善老年病人睡眠质量,教你几招
老年人综合性骨折预防策略:欧盟老年医学学会(EUGMS)声明
高血压健康教育怎么做?
认识“雾霾”,将危害降到最低
.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思考
“互联网+”时代如何进行养老?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