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道出血 > 预防治疗 > 关于便血的快速解读
关于便血的快速解读
什么是便血?
凡是血液经肛门排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均称为便血。
便血一般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的出血,但偶尔可见上消化道出血。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
引起便血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便血的原因有全身性疾病和消化道疾病两大类,消化道疾病又包括上消化道疾病和下消化道疾病。
一.全身性疾病
(1)血液系统疾病:如原发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2)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K、维生素C缺乏症等。
(3)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暴发性肝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副霍乱、细菌性痢疾、钩端螺旋体病、新生儿败血症等。
(4)寄生虫病:钩虫、血吸虫、恙虫病及阿米巴痢疾等。
(5)食物过敏:如牛奶蛋白过敏。
(6)中毒:植物中毒、化学毒物、尿毒症等。
二.上消化道疾病
(1)食管疾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食管炎、食管癌等。
(2)胃十二指肠、胆道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胆道出血、肿瘤出血等。
三.下消化道疾病
(1)肛门疾病:
痔疮、肛裂等。
(2)直肠疾病:
直肠炎症(放射性直肠炎等)、直肠肿瘤(癌、类癌、乳头状腺瘤、息肉等)、直肠损伤(异物、刺伤、坚硬粪块擦伤、器械和活组织检查致损伤等)。
(3)结肠疾病:
感染与寄生虫(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血吸虫病等),炎症(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放射性结肠炎、结肠憩室炎和憩室溃疡等),肿瘤(结肠癌、恶性淋巴瘤、平滑肌瘤、纤维肉瘤等)。
如何快速鉴别?
便血一般会分为三种形态: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这三种颜色形态,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红黄蓝”三原色一样,我将它称之为“便血三原色——黑、暗、红”。
三原色之黑色
黑便也称“柏油便”,因为上消化道出血后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粪便呈黑色,有时粪便附有黏液而发亮,类似柏油。
1、持续疼痛+呕血+黑便=胃癌
早期胃癌少数病人有恶心、呕吐、疼痛、体重减轻、饱胀、食欲下降。晚期胃癌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等。
2、周期性上腹痛+黑便=胃溃疡
痛感多位于上腹部,常呈隐痛、胀痛、烧灼样痛,多在餐后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
3、呕血+黑便=急性糜烂性胃炎
急性糜烂胃炎起病较急,表现为呕血及黑便,单独黑便的人比较少见,出血时还会有上腹隐痛不适或有触痛。
4、上腹部疼痛+饥饿痛+黑便=十二指肠溃疡
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如果出现出血,会引起黑便。
三原色之暗红
暗色便即为脓血便,指的是排出的粪便中既有脓液,也有血液,往往见于直肠或结肠内的肿瘤及炎症,例如:
1、持续排便困难+里急后重+便秘/腹泻+暗色便=直肠癌
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泻、大便逐渐变细,晚期则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恶病质。
2、果酱式+排便困难+暗色便=结肠癌
患者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便前腹痛、黏液脓性血便、低热、乏力、消瘦、水肿等中毒症状。
3、疼痛+里急后重+腹泻+呕吐+暗色便=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表现为血性腹泻、腹痛、便血、体重减轻、里急后重、呕吐等。
4、腹泻+腹痛+暗色便=多发性肠息肉
患者症状有腹泻、腹痛、便血、大便稀软、味臭、带有泡沫,有时带粘液脓血、里急后重感、肿物脱出。
三原色之鲜红
红色便即为鲜血便,鲜血便一般来自肛管直肠疾病,例如:
1、喷溅/滴落+无痛+鲜红=痔疮
内外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外痔一般无大便出血表现。
2、无痛+血与粪便不混合+鲜红=直肠息肉
患者症状为无痛性大便出血、血液不与粪便相混,如果息肉位置高、数量多,血液也会与粪便相混。
3、擦拭/滴落+便时疼痛+鲜红=肛裂
表现为排便时肛门疼痛,便血不与粪便相混,部分患者便后滴血或擦拭见血。
4、肿物+坠感+便秘+鲜红=直肠脱垂
患者症状为肿物自肛门脱出、黏液流出、湿疹、瘙痒、便秘,大便次数增多,呈羊粪样、血液流出。
你觉得依靠疾病的常见特征来确诊就够了????
并不是!
指出:不管症状如何明显,仅仅依靠经验或者文字确诊都是不对的,医院就医,通过检查甄别病症,以免延误病情。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直接与欧亚医生对话,了解病情!
往期精彩回顾:
便血忍忍就过去了?别让老观念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便血,不一定就是痔疮,也可能是癌!
便血和上火有关系吗?也许,是个更严肃的问题!!
不是所有的便血都赖“痔疮”
真实案例
什么检查为他解除了“便血恐慌”
点击“阅读原文”医师在线咨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