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道出血 > 疾病知识 > 丘脑出血的护理
丘脑出血的护理
丘脑出血的护理
丘脑(间脑)解剖
①间脑分为背侧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和后脑等几部分
②丘脑在大脑皮层不发达的动物,是感觉的最高级中枢
③在大脑皮层发达的动物,是最重要的感觉传导接替站。来自全身各种感觉的传导通路(除嗅觉外),均在丘脑内更换神经元,然后投射到大脑皮质。在丘脑内只对感觉进行粗略的分析与综合,丘脑与下丘脑、纹状体之间有纤维互相联系,三者成为许多复杂的非条件反射的皮层下中枢
丘脑出血的概述
属于脑卒中的一种,出血性脑卒中,占脑出血的20%
丘脑与第三脑室和侧脑室解剖关系密切,仅有室壁相隔,故丘脑出血常易破入脑室,可造成侧脑室体部铸型,或通过室间孔流向第三脑室,返流入双侧侧脑室,致双侧侧脑室三角部积血,且出血量大,易流入第三、四脑室。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后易发生梗阻性脑积水。丘脑出血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发病时患者昏迷,内科保守治疗后缓解,梗阻解除,意识恢复。发病时即昏迷导致死亡
丘脑出血的症状
取决于出血量和局限的范围。
局限于丘脑都有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症状,上下肢为基本均等的瘫痪,感觉障碍较重,个别出现丘脑痛且感觉障碍不易恢复,多无意识障碍。
扩展至壳核瘫痪重,可出现较轻的意识障碍如嗜睡,优势半球可出现丘脑性失语,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波及丘脑下部则意识障碍重,可能出现应激性溃疡、中枢性高热、神经源性肺水肿或去皮层强直,出血影响中脑可引起瞳孔大小不等、核性动眼神经麻痹等
丘脑出血-特点
按照头部CT的表现可分为三型:
局限型:出血量一般<10ml,局限于丘脑症状较轻,多无意识障碍,无并发症,常有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
丘脑基底节型:血肿由外侧侵入基底节,患者瘫痪症状较重,可出现典型的三偏症状,出血量一般>15ml,可有轻度意识障碍
丘脑脑室型:血肿破入侧脑室及三、四脑室,出血量一般>20ml,多有意识障碍,严重的出现中线移位,引起应激性溃疡、中枢性高热、肺水肿等并发症
丘脑出血的判断与诊断要点
丘脑出血多无典型症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较壳核出血为重,仅靠症状、体征难以判断出血部位,头部CT检查可明确丘脑出血的部位、量及是否破入脑室、侵入内囊等,对治疗及判断预后意义重大,尤其是老年人,突然出现意识障碍,血压明显升高,应注意丘脑出血的可能性大,且老年人丘脑出血易破入脑室。血肿局限于丘脑的预后较好,侵入基底节预后欠佳,破入三、四脑室的预后不良。
要点:
①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
②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
③迅速出现局灶定位症状或全脑症状
④头颅CT或MRI呈现高密度影像
治疗原则
防止再出血
控制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
维持机体功能
防止并发症
治疗要点
脱水,防止脑水肿,如用20%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10%白蛋白,甘油果糖,注意甘露醇的致肾衰作用和激素的致应激性溃疡作用。
控制血压,因颅内压下降血压也降低,,故急性期一般不应用降压药降血压,急性期血压仍高可系统的应用降压药。急性期时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mmhg可给予温和的降压药如硫酸镁
应用止血和凝血药物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无效,凝血障碍性疾病所致必须使用,如安络血,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
手术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引留术
护理评估
病史:高危因素(年龄,性格,工作,高血压史,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静脉畸形,创伤等)诱因(本次发病的特点和经过)
身体评估:肢体肌力,肌张力,血压,瞳孔,神志
辅助检查:头颅CT或MRI
常用护理诊断
意识障碍与脑出血有关
潜在并发症脑疝,上消化道出血,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生活自理缺陷与肢体瘫痪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和肢体长期卧床有关
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与意识和运动障碍和长期卧床有关
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2~4周和减少各种刺激,尽量不搬动头部?降低脑代谢的措施
体位:半卧位,抬高床头15~30度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降低脑代谢的措施
饮食护理:重者72h内禁食,病情稳定后放置胃管,给予低脂高蛋白流质饮食,防止便秘和上消化道出血等
遵医用药并加强护理,脱水药,护胃药等
加强安全护理:防止窒息,坠床等
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肢体和语言训练
健康教育
病人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饮食习惯和个人嗜好对疾病的影响
遵医用药的意义
定期复诊和及时就诊
内容参考于网络,转载仅为分享学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赞赏